牙齿龋坏,也就是我们平时老说的“蛀牙”,是一种不分年龄、不分性别的常见牙齿健康问题之一。蛀牙给我们的生活在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,那么蛀牙到底是怎么来的呢?
细菌因素:主要是变形链球菌,另有嗜乳酸杆菌、产酸链球菌、葡萄球菌等。
宿主牙齿和唾液因素:牙齿本身的窝沟、牙釉质发育不良;含氟量低易患龋;牙齿排列拥挤、错位、阻生等容易滞留食物,引起细菌生长繁殖也是龋病发生的条件;唾液缺少,口干症等常可发生猛性龋。
食物因素:食物的化学性作用,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内经细菌发酵作用产酸,往往引起龋齿发生。食过多的糖缺少钙、磷、维生素A、D、B等皆可引起龋病惩病库增高。
主要是细菌、宿主和饮食三大因素相互作用致病。
适当的营养、良好的口腔卫生、少吃零食、全口或局部使用氟化物及窝沟封闭,都可以减少患龋齿的风险。
1、从科学预防角度:在牙齿萌出时口服氟(加氟片或含氟水)能加强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发育(需考虑当地饮水含氟情况)。由牙医局部涂氟能填补不成熟牙釉质和早期的龋坏,减少龋齿的出现。窝沟封闭是用于填补后牙咀嚼面的沟缝点隙,能预防龋齿,乳牙和易发生龋齿的恒牙都建议进行窝沟封闭,方法简单,,无需麻醉。
2、从家庭口腔卫生角度:刷牙有助于减少牙菌斑对牙釉质的伤害,使用牙线能去除邻面的牙菌斑。如果饭后不能立刻刷牙和使用牙线,应该把自洁食物放较后吃,如苹果和芹菜能帮助清除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。
3、从营养角度:少吃糖(如蔗糖)能减少有害细菌的数量。足够的钙、磷、维生素ACD能促进健康的牙釉质形成。
4、从生活习惯角度:每吃一次零食都会让牙齿受到一次“酸攻击”,因此少吃零食能减少牙齿受到“酸攻击”次数。
此外,预防蛀牙要慎吃这些东西:
1、糖:糖能损坏牙齿组织,软化和松散牙齿的局部,较后导致龋洞的产生。
2、生冷和寒性食物:海鲜和桃子、山楂等生冷、寒性食物会携带较多的细菌,会对牙齿形成刺激,进而诱发龋齿。
3、酸性食品:梅干、酸辣菜等酸性食品会加重病变区域的感染程度,易导致牙齿变脆,甚至掉牙。
4、碳酸饮料:碳酸饮料中的磷酸会减少牙釉质中的钙。
只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,就能控制龋齿的发生。此外,对于6岁、12岁左右的儿童我们还可通过“窝沟封闭”的方法封闭恒磨牙和第二恒磨牙的窝沟,这一方法可以减少约90%的青少年龋齿。
温馨提示
爱康健齿科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口腔连锁品牌,为市民朋友提供问诊/就诊一站式服务,
点击在线咨询即获得一对一的咨询服务,
我们将对您提出的问题作出专业回答并保护您的隐私!

电话:852-62157070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