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,一定是有蛀牙了,这是许多人在牙痛后的反应。其实,并非所有牙痛都是龋齿导致的。牙痛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,也可能由许多不同疾病引起。下面就看一下哪些疾病可...
“牙疼,一定是有蛀牙了”,这是许多人在牙痛后的反应。其实,并非所有牙痛都是龋齿导致的。牙痛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,也可能由许多不同疾病引起。下面就看一下哪些疾病可能会导致牙痛呢。
一、楔状缺损
特点:中老年患者居多,随年龄增大,缺损更严重。
缺损发生在牙颈部朝向嘴唇或面颊的一面,很少出现在朝向舌头一面,呈“V”形,常由两个平面相交而成。
缺损边缘整齐,表面坚硬光滑,为牙齿本色,有时可呈浅黄色。缺损较深者,在受到冷、热、酸、甜或机械性刺激时,会出现疼痛。
早期楔状缺损容易被忽视,出现敏感或疼痛时,牙齿可能会有断裂的风险。其发生原因通常是由于刷牙方法不正确(如横向刷牙),还与牙颈部耐磨损力低、牙刷过硬引起牙颈部磨损、口腔酸性环境长期作用、咬合力增加使牙颈部受应力作用等因素有关。
缺损轻者可改变刷牙方法,以弱碱性溶液漱口改变口腔酸性环境,严重者需要进行充填治疗甚至牙髓治疗,然后修复。预防措施是使用保健牙刷、采用正确刷牙方法、适当打磨牙齿减轻咬合带来的压力、改变饮食习惯等。
二、牙隐裂
牙隐裂是出现在牙齿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,特点如下:多表现为咬合痛,较深的牙隐裂对冷、热刺激敏感或在咬合时有不适,更深时会有自发的疼痛或咬合后剧烈疼痛。
定点咀嚼疼痛是其特点,即咀嚼时疼痛固定于某一个或几个牙。多发生于上颌的磨牙(大牙),其次为下颌磨牙。
牙隐裂多发生于本身结构薄弱硬度差的牙齿处,还与不恰当的咬合关系有关。对于浅表的隐裂,可通过调整咬合方式预防进一步加重,也可预防性充填,严重者应进行牙髓治疗、调整牙尖的斜面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是预防并及早诊治的重要方法。
三、牙齿敏感症
俗称“倒牙”,是指在受到冷、热或机械等刺激后出现牙齿异常酸软和疼痛,疼痛多短暂而尖锐,去除刺激后疼痛即消失,用探针检查时牙齿表面可有一些敏感点或酸感区。牙齿敏感症属于排除性诊断,需要排除龋齿、牙隐裂等疾病。
患牙表面多有磨耗,或者牙龈萎缩,使得深面的牙本质外露,在神经官能症、长期失眠、月经期、怀孕期、放疗后的人群也可能出现。通常需使用一些药物或制剂使牙齿脱敏。
四、牙髓病
牙髓病多由龋齿引起,是龋齿进一步发展导致细菌侵入牙髓腔感染牙髓所致,包括牙髓炎、牙髓坏死等。
急性牙髓炎表现为牙齿自发疼痛,疼痛剧烈,遇冷、热刺激及夜间平躺时疼痛加重,常不能明确牙痛部位。慢性牙髓炎患者常可明确指出患牙,长期遇冷、热或咀嚼刺激时有牙痛,或者有定时的自发性疼痛。治疗方法为去除病变牙髓,进行根管治疗。及时治疗龋齿可预防牙髓炎。
五、牙周炎和根尖周炎
牙周炎也可引起牙痛,表现为牙齿持续性钝痛,会伴有牙龈的红肿、出血、流脓,甚至有牙齿松动。
根尖周炎也常是龋齿的进一步发展,细菌感染牙槽骨后,引起局限于牙根尖部周围组织的炎症。急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牙痛表现为牙齿持续地跳痛,位置明确,牙齿可能会有伸长感或浮起感,局部牙龈也会有红肿、按压后疼痛。慢性根尖周炎可没有明显疼痛,常形成连通牙根与口腔的通道(瘘管),持续不愈合。需要清除牙髓的感染,视病变情况进行根管治疗。及时治疗牙髓炎可预防根尖周炎。
看来,引起牙痛的疾病,不管是不是龋齿,都不能小觑。早期发现,及时治疗,是去除牙痛的关键。